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自主探究」X「評估學習進度」= 趣味化學!

學生一邊進行實驗「自主探究」,
老師一邊評估全班的「學習進度」?
澳門培道中學就將電子教學結合化學課,先以一則有關「切片水果不變色」的新聞影片,帶出二氧化硫的課題,然後讓學生進行實驗,透過網上練習及概念圖,讓老師即時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及照顧差異……

「eClass 港澳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2014」得獎教案
學校團體組別(中學組)優異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質
吳建國老師、魏倩老師 澳門培道中學


年級:高一年級 │ 科目:化學科 │ 課堂節數:一節,共60分鐘
所應用之電子教學工具:PowerLesson 互動課堂、PowerBoard 電子白板、PowerConcept 概念圖、iPad平板電腦、簡報、YouTube影片

教案簡介
團隊著重透過探究式教學,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及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質,並進行實驗反覆驗證。同時,亦透過給合PowerLesson提高課堂互動性、評估學習進度並給予教學回饋。課堂開首以影片讓學生思考及討論為何二氧化硫能使水果保持「新鮮」淨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實驗親身驗證先前的推論,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後要求他們完成練習以鞏固所學,並透過影片及討論區發表如何減少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最後,著學生繪畫概念圖以歸納課堂知識,亦讓教師評估他們的學習進度。

教學目標
● 學生能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及化學性質质 
● 學生能知道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及如何防治 
● 學生能知道二氧化硫在生活及生產中的用途

課節一
教學程序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引入課堂
(5分鐘)
[PowerLesson – 觀看影片]
● 利用以下情境題引導學生思考及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解題的能力
”我們平時切開蘋果之後,不到幾分鐘的時間,蘋果的表面就因被氧化而顏色變黃。但近日台灣一則新聞發現,有些水果店的水果切開很久後,都仍很「新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展示該則新聞的影片,延伸提問二氧化硫能使這些水果保持「新鮮」的原因,引入介紹二氧化硫的性質
發展
40分鐘)
[PowerLesson – 投票]
● 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硫,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其物理性質
● 著學生細心觀察並結合已有知識完成選擇題,利用投票功能選出認為錯誤的物理性質,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

● 展示投票結果,並就每個選項進行題解,給予教學回饋
● 利用實驗親身示範二氧化硫可溶於水的物理特質,讓學生從驗証過程中培養對科學的感知及素養

[PowerLesson – 小測(選擇題)]
● 著學生分組討論以下有關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1. SO2 是由兩種元素S和O組成, SO2 屬於什麽類型氧化物呢?
2. SO2 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值是多少?S元素常見的化合值又是多少呢?
3. 於課堂開首展示的視頻中,為什麽二氧化硫能使水果保持得那麼淨白與新鮮呢?它可能具有什麽性質?
● 學生根據小組討論結果完成以下選擇題練習

● 向學生展示選擇題答案並進行題解,然後讓學生分組透過不同化學實驗進行驗證
1.【實驗一】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於裝有二氧化硫的試管中加入蒸餾水,搖勻後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嘗試得出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並生成酸的結論
SO2 + H2O ↹ H2SO3

2.【實驗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把二氧化硫氣體注入裝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嘗試得出二氧化硫能與鹼反應並生成鹽和水的結論
SO2 + NaOH === Na2SO3 + H2O

3.【實驗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
把二氧化硫氣體分別注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及溴水中,嘗試得出結論: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值是+4,而S元素的最高化合值為+6,因此,具有強氧化性的溴水和高錳酸鉀溶液能把+4值的S氧化成+6值的S
延伸提問:既然+4值的S可以變為+6值的S,那麼可不可以降低為0或-2值的S呢?

4.【實驗四】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把二氧化硫氣體注入氫硫酸中,嘗試得出結論: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值是+4,而硫化氫中硫的化合值為+6,因此兩者會產生氧化還原反應,並釋出淡黃色的單質硫

5.【實驗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把二氧化硫氣體注入品紅溶液中,嘗試得出結論: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但加熱後又會重新呈現品紅的顏色,印證新聞影片中二氧化硫能使蘋果保持淨白的原因
● 通過進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還原性及漂白性的實驗,讓學生驗證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解開二氧化硫能使蘋果保持「新鮮」及淨白的疑團,接著便透過選擇題練習助學生鞏固所學



[PowerLesson – 影片]
● 著學生觀看一段有關二氧化硫與環境污染的短片,提醒他們保護環境以減少酸雨的危害


[PowerLesson – 討論區]
● 向學生提問有關減少二氧化硫對環境污染的方法,並將意見發表至PowerLesson 討論區與其他同學分享
課堂總結
(15分鐘)
[PowerLesson – PowerConcept 概念圖]
● 著學生透過於 PowerLesson 繪畫概念圖,整理本課節的學習內容,包括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學性質、用途及保護環境的方法等,總結並歸納所學知識,然後作呈交

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

邊用 iPad 邊打波,體育科都推行電子教學?

邊用 iPad 邊打波,體育科都推行電子教學?
於小五級體育課中,鳳溪第一小學張軒老師善用電子教學讓學生進行課堂互動,透過 iPad 及分組運球練習,促進同儕協作及師生回饋…

「eClass 港澳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2014」得獎教案
個人組別(小學組)亞軍《籃球:運球及傳球
張軒老師 鳳溪第一小學


年級:五年級 │ 科目:體育科 │ 課堂節數:兩節,每節35分鐘
所應用之電子教學工具:PowerLesson 互動課堂、PowerBoard 電子白板、互動電視、iPad平板電腦、手提電腦

教案簡介
鳳溪第一小學張軒老師以新穎的互動教學模式教授體育科。課堂設計先讓學生透過 PowerLesson 討論區的圖文及短片示範正確的運球、胸前傳球和彈地傳球的動作要點,並進行練習以深化所學。接著透過練習測驗及投票功能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根據個別的學習差異給予即時的教學回饋。然後著學生分組進行運球及傳球,將過程拍下並上載至討論區與師生分享,讓他們發表意見。最後,著學生及家長利用討論區進行課後重溫及互評,促進家校溝通交流,共同了解、探討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改善他們對運動的學習態度。

教學目標
● 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做出正確的運球、胸前傳球和彈地傳球的動作
● 知能目標:學生能說出運球、胸前傳球和彈地傳球動作的技術要點(每項最少四點)
● 情感目標:學生表示喜歡與同伴一同參與籃球練習活動和比賽
● 體適能目標:能改善學生心肺功能和肌耐力的表現
● 其他目標:累積「溝通能力」、「批評性思考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能力」的學習經驗

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

運用課堂「前、中、後」的教學模式來探究全球暖化的問題!

全球暖化正為世界各地帶來洪水、旱災、龍捲風等極端氣候問題,嚴重威脅全球生態。作為教育耕耘下一代的您,擔當著哪些重要的角色呢?
借鑒潮州會館中學譚慧敏主任的地理科教案,了解如何以課堂「前、中、後」的完整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抗氣候變化及環保的意識…

「eClass 港澳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 2014」得獎教案
【個人組別(中學組)亞軍】
國際合作應付全球暖化
譚慧敏主任 潮州會館中學


年級:中四級 │ 科目:地理科 │ 課堂節數:兩節,共70分鐘
所應用之電子教學工具:PowerLesson 互動課堂、PowerBoard 電子白板、YouTube影片、網頁、iPad 平板電腦

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

結合「實際操作」和「電子白板」去拼砌正方體紙樣!

有人問:「電子學習」及「傳統教學」如何並存?
我們答:事實上,正有不少學校運用電子學習,補足傳統教學上的難點...
從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數學科教案,了解如何結合「實際操作」和「電子白板」,鼓勵學生透過探索加深對正立方體的認識...

「eClass 港澳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 2014」得獎教案
【個人組別(小學組)季軍】
正方體紙樣
梁惠玲副校長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年級:六年級 │ 科目:數學科 │ 課堂節數:一節,共40分鐘
所應用之電子教學工具:PowerLesson 互動課堂、PowerLesson Pack(立體圖形)、PowerBoard 電子白板、iPad 平板電腦

2014年10月3日星期五

【學校App實例】黃埔宣道小學透過 App 將學校資訊全面流通

學校最新消息、緊急通知、學生考勤及家課等……如何即時流通至家長?

黃埔宣道小學:透過App即時將以上資訊傳送至家長的智能手機( iOS 和Android ),減輕家長憂慮,拉近家校的關係…… ……

【學校案例】黃埔宣道小學
與 eClass 平台整合 即時發放資訊
智能手機 App 建構新一代家校溝通模式
蔡婉英校長、李德衡副校長、鄭炳全先生(家長校董)


黃埔宣道小學一直致力推動校園環保,自2007年引入「eClass 校園綜合平台」後,透過電子通告及電子家課冊,減省油印費用及教職員的行政工作量。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應用越趨普及,該校於2013年更引入了「eClass Parent App」手機應用程式讓家長毋須登入eClass 平台,都能隨時隨地透過智能電話查閱學校緊急通知、簽交通告、檢視子女考勤及家課等

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你有無想過以「錄音工具」進行情境教學?

中華基金中學鍾富源老師十分著重教學的互動性。於電腦課中,他以新穎的情境教學方式,讓學生分組模擬電腦商場內不同的買賣情況。各組需於模擬買賣中進行角色扮演比較不同的電腦硬件,並透過網上錄音工具將對話內容紀錄及分享,然後利用即時投票進行同儕互評…………

「eClass 港澳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 2014」得獎教案
【個人組別(中學組)季軍】
電腦硬件
鍾富源老師 中華基金中學


年級:中三級 │ 科目:電腦科 │ 課堂節數:兩節,每節50分鐘
所應用之電子教學工具:PowerLesson 互動課堂、PowerBoard 電子白板、PowerConcept 概念圖、PowerVoice 錄音工具、簡報、YouTube影片

2014年9月17日星期三

當英文課遇上「結他」及「電子學習」?讓教授 “Phrasal Verb” 變得生動有趣!

鳳溪第一小學曾維漢老師於小五英文課中,帶同結他與學生們一起自彈自唱教授 “Phrasal Verb”,並運用平板電腦讓他們進行答題及互動遊戲,以有趣的方式教授英文文法……

「eClass 港澳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 2014」得獎教案
【個人組別(小學組)優異獎】
Understand More Detail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曾維漢老師 鳳溪第一小學


年級:五年級 │ 科目:英文科 │ 課堂節數:兩節,共70分鐘
所應用之電子教學工具:PowerLesson互動課堂、PowerBoard 電子白板、iPad平板電腦、網頁、YouTube、簡報、PDF、“Phrasal Stein”App

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專業意見(6): 全校共閱對推行閱讀十分重要

(前言)上星期提及過電子書的浪潮勢之所趨,對於學界而言,電子書又如何協助老師推廣閱讀?


【全校共閱對推行閱讀十分重要】(節錄)
受訪者:呂志剛主任(優質圖書館網絡主席;風采中學圖書館主任)


閱讀,是吸收新知、傳承智慧的途徑。而電子書的出現,無疑打破了紙本書的限制,增強了內容的互動性及流通性。

近年,電子書亦開始受到學界的關注,優質圖書館網絡主席兼風采中學圖書館主任呂志剛接觸過市場上各類電子書,認為全校共閱的特性最能協助老師推廣閱讀,學生可自由選取書籍外,亦毋須輪候及還書。於推廣閱讀上,呂主任分享道:「要鼓勵學生閱讀,老師的角色尤其重要。透過適時推介好書及舉辦活動,可引起學生的閱讀動機及廣闊閱讀視野。以本校為例,圖書館會不時與各科合作推介書籍,讓學生涉獵不同範疇,連體育科也不例外。」

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

專業意見(5): 增值閱讀是電子書的發展目標

(前言)現今的青少年被喻為「i 世代(iGeneration)」,他們從小接觸不少資訊科技,對電子閱讀的習慣程度更甚於其他世代。面對這股新浪潮,電子書作為新興媒介也逐漸備受關注……


【增值閱讀是電子書的發展目標】(節錄)
受訪者:李偉榮先生(香港流行圖書出版協會會長)


事實上,電子書並非近年才誕生的圖書產業。就出版業而言,電子書可分為三大類別:包括專業參考書(Reference Book)、教科書(Textbook)及流行圖書(Trade Book)。

香港流行圖書出版協會會長李偉榮指出這三大類別均正在各自發展中,其中專業參考書更早於九十年代以電子化形式流通至世界各地的圖書館。而將教科書及流行圖書電子化,香港仍是處於發展階段,但業界相信電子書已是勢之所趨,現時更有出版商積極地拓展電子書市場,並將紙本書與電子書同步出版。

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專業意見(4): BYOD 實現一體化家校學習模式

(前言)實踐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可說是香港學校其中的先頭部隊,他們是如何推行呢?


【實現一體化家校學習模式】(節錄)
受訪者:黃仲強主任(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資訊科技主任)


就實踐(BYOD)而言,科技確令教學變得多元、互動,電子學材更有助引起自學動機。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是香港首批推行 BYOD 的學校,由小三的中英文科開始全面轉用「PowerLesson 互動課堂」及電子書上課。

該校資訊科技主任黃仲強老師分享:「於廿一世紀的學習模式,我們認為應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師生的互動性。」於 2011 年,該校已長遠部署推行 BYOD*,因他們洞悉到一致的學習模式,有助學生於家校存取相同的筆記及課堂紀錄進行溫習。於 2012 年,該校正式推行四年計劃,並逐年擴展電子學習至法文、日文、數學及常識科。

添置硬件方面,黃主任亦有周詳計劃。「網絡基建必須建立穩妥,並配合長遠的計劃,才能發揮 BYOD 的最大成效。」由於科技產品推陳出新,學校先由小三教室進行設置及測試,並諮詢業界的專業意見,之後再為其他課室增添網絡設備。而流動裝置方面,為了讓學生擁有一部學習專用的個人裝置,學校會預先統整各部平板電腦內的應用程式。此外,學校還特意限制學生更新裝置軟體,而安排為他們的裝置進行集體更新,以確保所有程式及電子教材於適合的操作系統上運行,讓課堂流暢無阻……(尚有更多內容)

全文:eClass Newsletter 2014 - 「回顧與前瞻:迎接 BYOD 電子學習新趨勢」
*********************************************
本文刊登於「eClass Newsletter 2014」,如欲索取,歡迎電郵至 event@eclass.com.hk ,我們將可免費郵寄有關書刊至 貴校(只限本港中小學教師,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2014年5月2日星期五

專業意見(3): 跨平台、跨裝置管理有助推行 BYOD

(前言)本港學校相繼朝著電子學習之路進發,可見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教學情景將會是指日可待。但要實現一人一機的互動教學,學校應有怎樣的部署呢?



【跨平台、跨裝置管理有助推行】(節錄) 
受訪者:劉振華助理校長(網上教學協會主席;匯基書院(東九龍)助理校長)

網絡基建及電腦裝置是推行電子學習的基礎,但要順利推行,整全的發展方向將有助學校得到各持份者的共識。網上教學協會主席兼匯基書院(東九龍)助理校長劉振華表示:「現時,學界推行 BYOD 正值過渡期,起初都需要由學校提供平板電腦進行授課,但為著日後可全面推行,學校必須擬定長遠且整全的發展計劃,例如:引入可作跨平台(iOS、Android、Windows)使用的教學程式/內容、行動裝置管理方案(MDM)、資料儲存及互動教室的設備等。」

就 MDM 而言,學校可管理校內多部電腦裝置,無論由集體安裝應用程式(APP)、升級軟體、推送 APP、使用量分析等,都可遙控操作,大大減省管理工作。劉助理校長分享道:「雖然 MDM 還提供監控及鎖機功能,但學校可按情況而定,免得過分操控使用者的個人裝置。」此外,家長的擔憂也是不容忽視,有關學生自攜裝置的使用問題,其實學校可設定他們的使用權限,確保裝置是用於學習,並於放學後才交由家長透過 MDM 開放子女的使用權限。

今年,網上教學協會將協助學校推動電子學習,透過舉辦工作坊及分享會,提供交流平台供前線教師互相取經,以實現 BYOD 的新時代……(尚有更多內容)

全文:eClass Newsletter 2014 - 「回顧與前瞻:迎接BYOD 電子學習新趨勢」

********************************************* 本文刊登於「eClass Newsletter 2014」,如欲索取,歡迎電郵至 event@eclass.com.hk ,我們將可免費郵寄有關書刊至 貴校(只限本港中小學教師,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專業意見(2): 科技燃點教師創意 建立個人教學風格

(前言)電子學習(eLearning)推廣多年,相信學界對其特性和優點也絕不陌生,但對科技的操作卻成為教師們的一大憂慮。面對越趨普及的電子學習,教師應如何走出迷思……


【科技燃點教師創意 建立個人教學風格】(節錄)
受訪者:黃麗貞女士(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前任校長)


黃麗貞女士曾於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出任校長,現為天主教教區學校的校董之一,亦同時為香港教育局擔任培訓新任校長的工作。黃女士於任內致力帶領學校推行電子學習,因為她相信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若應用得宜,可提升教學的潛力。回顧過去作為學校管理層的經驗,黃女士認為電子學習無疑提升了對教師的要求,但同時也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為教學設計提供了創意空間。

「傳統教學以教科書作為主軸,教師只須預備教材,按課文授課即可,所以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都相同。」鑒於傳統教學未能有效處理學習差異,黃女士鼓勵教師善用科技和網上資源,按學生的需要、能力和興趣,構思整個教學設計和配套。「教師須配合課題和學習重點,選用不同資源,設計多元活動和有技巧地提問,讓學生所學的知識更深更闊。」

要透過電子學習引起學習動機,黃女士認為教師應從選材開始,深思每個教學環節。「老師於教育設計中,需要作更多把脈,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再於網上尋找適合教材。由於網絡資源太深和太闊,老師要有一定的能力、思維,以及智慧去選擇,甚至需要伙伴合作。」

資訊科技讓教育百花齊放,即使是同一課題,每位教師可運用不同工具或多媒體去演繹和教授。黃女士分享了一次難忘的觀課體驗:「我曾於一天內觀賞過三位英文科老師的電子課堂,即使所教授的都是『現在進行式』,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各有不同,不但融合了個人風格,也配合了不同班別的學習需要……(尚有更多內容)

全文:eClass Newsletter 2014 - 「回顧與前瞻:資訊科技教育下的蛻變與創新」

*********************************************
本文刊登於「eClass Newsletter 2014」,如欲索取,歡迎電郵至 event@eclass.com.hk ,我們將可免費郵寄有關書刊至 貴校(只限本港中小學教師,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專業意見(1):經歷電子學習的轉變 「任務為本」鼓勵共構知識

(前言)網絡基建、流動裝置和電子教科書等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催化劑,但單靠資訊科技本身並不能帶來教學範式轉移,關鍵在於教師如何應用科技融入教學,擔當引導角色……



【經歷電子學習的轉變 「任務為本」鼓勵共構知識】(節錄)
受訪者:黃志堅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行政與政策學系名譽專業顧問)

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行政與政策學系名譽專業顧問的黃志堅先生,現時身兼多個教育職務,對電子學習擁有獨到見解。於早年執教時,黃先生已運用軟件設計模擬圖像,協助學生學習物理科電路學(Circuitry)等知識。

接觸電子學習超過 20 年,他觀察到電子學習的應用改變了。「隨著知識型社會的轉型,教育目標趨向讓學生共構知識。以往,電子學習是單向地幫助老師清楚解釋概念和理論。現在,老師希望學生能透過資訊科技,學習自行尋找和組織資料,轉化成有意義的任務,從而建立個人看法(Enquiry for view),彼此互動學習。」

因此,電子學習也適用於文科,黃先生亦就通識科分享:「通識科沒有固有資料,學習內容跟生活和社會息息相關,須隨時接觸和更新資訊,所以通識科教學特別適合運用資訊科技。」

「對於傳統授課,基本上知識已編制於課本中,因此,老師備課時最重要是消化知識和邏輯,再有系統和策略地解釋給學生明白;但電子學習出現後,為教學設計增添了「任務為本」(Task-based)的元素。」

黃先生認為學習任務(Learning task)非常切合電子學習的特性,但教師也需要提升其教學技巧。第一,教師要懂得設計有意義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從中學習搜集和整理資料、小組合作等技能和知識。第二,於傳統教學下,老師走進課室時,已完全掌握自己要怎樣演繹或解釋內容。相反,由於電子課堂可利用即時投票、討論和題目增強互動,教師要視乎學生意見或探究結果而作回饋和總結。因此,教師要加強敏捷思維和解說技巧 ……(尚有更多內容)

全文:eClass Newsletter 2014 - 「回顧與前瞻:資訊科技教育下的蛻變與創新」
*********************************************
本文刊登於「eClass Newsletter 2014」,如欲索取,歡迎電郵至 event@eclass.com.hk ,我們將可免費郵寄有關書刊至 貴校(只限本港中小學教師,數量有限先到先得)